明代“木匠皇帝”朱由校,木匠水平咋样?看下他这些“神级”著作
2024-06-20 【 字体:大 中 小 】

作为中国历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必然有着很多让人着迷的地方,我们今天聊的就是那个不务正业的奇葩皇帝——木匠皇帝朱由校。
这个皇帝那短短的一生带着无比的传奇性,用我们现代话来讲,这就叫热度,叫做流量,这就叫钱…不好意思,说的没边了。
朱由校出生在公元1605年,母亲王氏。1619年的时候他亲妈就去世了,然后交给了两个姓李的选侍抚养。
到第二年他爷爷万历皇帝去世,该他老爹继位,可他老爹在皇位上就干了一个月也跟着去了西天。
十五六岁的年纪父母双亡,不得不走上了辍学打工的年纪。虽然皇帝这份工作也算是全世界最好的工作了(最高危的职业),但这悲惨的身世拿到普通人家来讲也得唏嘘一下(手动滑稽)。
先说说辍学吧,这个可怜的娃从小就没有好好的教养,身在皇家居然连个家庭教师都懒得给他请,生生养成了个文盲,以至于后来当了皇帝处理公文奏章闹了很多笑话。
这样的人生经历导致朱由校对皇帝这份又苦又累(手动滑稽)还没有上升空间的职业相当不感冒,工作表现的非常不积极,简直是社会主义的反面教材。为了翘班,他是想尽办法,最后给自己找了个私人秘书来处理公务,这就是大名鼎鼎九千岁魏忠贤了。
俗话说,有事秘书干,没事…算了,这个倒胃口。但有了魏忠贤这个秘书,我们的天启皇帝朱由校终于松开了繁重的公务,把足够多的时间给了自己一身为之奋斗的木匠事业。
爱迪生说过,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加上百分之一的汗水。而这两样东西在朱由校身上得到了真实的写照,抛开皇帝的身份,作为一个木匠来说,朱由校的木匠水平可是相当厉害。
他制作出了很多精美的作品,他自己的家具基本都是亲手打造的,老弟就是后来的崇祯皇帝结婚的时候,家具就给他承包了。作为皇室的家具来说,没点真功夫可干不好,至于有多好,大伙儿一起瞧一瞧。
如果仅仅只是跟着前人的脚步,只是一个纯手艺人,我也不会这么吹他。俗话说,天才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朱由校在这方面就是天才。他并没有满足于作为一个普通的匠人。而是以成为木匠行业的第一人为己任,他要超越他的偶像木匠之神鲁班,然后推陈出新,搞出了好多惊天动地的新发明。
现代由于家庭空间的问题,或者方便转移,有时候经常会用到折叠床。这个怎么看都像现代社会的产物,最早就是由这位木匠皇帝发明出来的。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要是生活在现代社会,就凭这个专利,一辈子也可以吃喝不愁,走上人生巅峰了…
今天的园林景观相比于古代,不太好去比较,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审美,但不管是古代园林还是现代的公园或者很多商业广场都少不了人工喷泉这种景观。
当水流喷出时带来的愉悦真是享受,一天的烦恼忧愁都随之消逝。而中国现存最高的人工喷泉就是广东揭阳的榕江音乐喷泉,188米高的主喷及造型多姿的“水上莲花”、“桑恋砥柱”“高歌猛进”、“一泓揽胜”、“神龙摆尾”等20种水型与激光和音乐一起表演出一幅壮美的水景景观。
说了这么多,就是要告诉你——人工喷泉也是我们这位木匠皇帝发明的,了不起吧?
还有雪橇,当然外国的雪橇那肯定不是他发明的,但中国的雪橇就是他在不知晓的情况下独自发明出来的,虽然这个发明不如前两个那么惊人。
俗话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厨师。每个人对于自己从事的工作和自己心目中理想的工作天然具有矛盾姓。现代大学生毕业之后从事自己专业工作的不到百分之十。
而对于朱由校来讲,皇帝这份工作就不是他想要的,他的理想仅仅只是个木匠。
而现实中的我们呢?
是否也会感到理想和现实戏剧性呢?
朱由校魏忠贤木匠皇帝雪橇发布于:天津市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猜你喜欢

鲁迅为什么骨头硬,因为他是真有钱


电动剃须刀哪个牌子好用?种草排行榜前五强烈安利


元道通信(301139)1月3日主力资金净卖出87256万元


股票杠杆线上配资:以小博大,风险与机遇并存


周应波“奔私”后首批产品单日募逾30亿 最新发声:成长股既要仰望星空 也要低头计算


【美元】美元指数2日下跌,收于100029


配资比例:杠杆撬动财富,风险步步惊心!


人物|巴菲特老矣,价值投资尚能饭否?


最好的配资平台:找到你的金融助力器


远兴能源:当前水指标不影响项目一期试车用水需要 阿拉善天然碱项目本月无检修计划


百度在中国累计获得无人驾驶测试牌照199张


圆满落幕!2021未来交易银行峰会


歌尔股份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一种耳机充电盒”


4月2日基金净值:国寿安保泰弘纯债债券最新净值1118,涨007%


国际原油期货结算价收跌


武汉出台20条举措培育创新型民营“根企业”


【美元】美元指数2日下跌,收于100029


完美世界首季扭亏去年亏损1288亿 游戏产品有点老


邦达亚洲:风险转暖避险情绪降温 黄金回落收跌


美联储重磅来袭!全球金融市场将迎来“超级央行周”
